記得我三十幾歲的時候,參加從印度普那社區來台灣的外藉教師,所開的內在小孩工作坊,據說這在普那是很有名的課程,老師也是王牌教師。我們在陽明山上住宿好幾天,完全地禁語,除了上課之外,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說話,完全的靜默向內觀照,覺察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。
每天要做好幾次的動態靜心,其中有一次的動態靜心是打枕頭,我不停的打枕頭充滿忿怒,想起我的童年都沒有出去玩,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在外面玩,只有我要在家裡幫忙顧店,當時我家開麵包店生意又出奇的好,只要被發現不在馬上會被找回來,我的童年因此缺少玩樂這一塊,想到童年的空白,打枕頭的時候哭的希哩花拉的。
我跟我妹談起這段童年往事,我妹沒有參加過內在小孩工作坊,她也沒有童年,大人忙著賺錢沒有空照顧小孩,我妹的內在也充滿不幸福。我跟我妹說:[後來生了孩子,我買了一大堆從小想玩的玩具,花很多時間逛玩具反斗城,買芭比娃娃屋,買很多芭比娃娃的衣服來換,我女兒根本不玩這種洋娃娃,最後都是女兒她媽在玩,明目張膽地玩女兒玩具,還說媽媽教妳,非常療癒。]
[要療癒內在小孩最好的方式,就是生一個孩子,再和小孩一起再過一次童年,彌補這些童年缺失的記憶。]我跟妹妹分享說:[自從我這麼做之後,內在小孩不滿的聲音就靜止了。]當然,長大後的我把自己也照顧的很好,常常放假讓自己出國玩。
話說,小孩子具有天生的療癒力,有生過小孩子的人,一定能明白我說的那種懷孕過後,辛苦製造出成品的滿足感,而且長得還那麼像你/妳。我妹說,抱著小孩好像抱著小時候的自己。我妹生的孩子真的好可愛,有女萬事足。
有一天,我妹竟然對我說:[以前覺得老公很重要,自從有了孩子之後,有小孩子做伴內在得到滿足,覺得沒有老公也沒有關係了。]這番言論使我大吃一驚,難怪有的人會冷落丈夫,這也足以證明小孩子的魅力,看到小妞妞會讓人心花怒放,不要說阿公阿嬤想要抱回南部帶孫了,身為大阿姨的我,也想要偷偷的把小孩抱走。
這孩子真是好可愛啊!阿姨賣那麼多能量商品,當然要給小孩子用最好的。趕快拿兩張德國醫學共振音樂專注力CD來給小妞妞聽,從小來煅練大腦,這兩張德國醫學共振音樂是大阿姨平時最喜歡聽的CD,對應大腦顳葉,也就是[專注力]。129是鋼琴風,在夏天聽起來如行雲流水般暢快好舒服,是我最喜歡放的音樂之一。第二張是專注力284,聲音會在二耳之間跑來跑去,超級立體聲眾樂齊鳴,這一張交響樂我很愛非常好聽,比最早缺貨的128還好聽,當初我如果首推284專注力CD,284應該也早斷貨了吧,還能留到現在賣嗎!
父母最關心的事情,是孩子有沒有聰明,小孩子從小就要開始鍛鍊大腦!聽音樂是最好的方式,大人也可以一起聽,讓小孩子贏在起跑點,長大才能變學霸或變成各領域的專家,有顏值又有腦袋的小天才要從小就訓練起!
目前先進國家都是用MP3下載音樂,沒有人使用用CD了,所以這一批音樂德國不再授權發行,這些CD售完為止。
專注力129:對應大腦顳葉,輕快的鋼琴樂
專注力284:對應大腦顳葉,立體聲交響樂
女巫神祕能量商店pchome下標區 https://www.ruten.com.tw/item/show?21405092002566
參考文章:
關於作曲家彼得·休伯納(Peter Huebner)
彼得·休伯納(Peter Huebner)在他的微宇宙音樂實驗室,率領一群世界上頂尖的腦科及神經科專家和世界級音樂權威人士,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醫學共振音樂。微宇宙音樂實驗室利用音樂存在的微妙振動力量,運用全新聲音形成的技術、計算機控制分析與合成的程序,使音樂能夠在科技的基礎上,應用在醫學的領域,成為新醫學分支,並得到了國際醫學界的認可及高度讚譽。
彼得.休伯納(Peter Huebner),1940年4月11日出生於Thuringia的愛佛特(Erfurt)是一位自學有成的作曲家,年輕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開始懂得樂譜,甚至包括各種歌劇、交響樂及休閒音樂的樂譜,而且不必靠任何樂器,在音樂史上可說絕無僅有的情形,其中原因至今無人能解。
即使世界知名的作曲家(像Bernd Alois Zimmermann),音樂理論家(像Herbert Ei-mert被譽為電子音樂之父),及音樂學府至今完全無法解釋其中原因。
他是一位作曲專家,有完整的訓練卻沒有音樂學歷,在某個音樂領域裡卓然有成,於是當他前往科隆國立音樂學院註冊入學時,幾乎所有的必修科全免了。
1968年柏林音樂節國際實驗音樂週,他提出三篇令人矚目的觀念發展報告,同時上台表演他第一篇作品「Energy I」,觀眾立刻報以熱烈掌聲,並且譽為前衛音樂的領導者,是傑出的音樂理論家兼作曲家。
緊接著國際知名的歌劇導演,例如科隆Opera導演兼漢堡Deutsches Schauspielhaus導演Mr. Oscar Fritz Schuh,法蘭克福德國表演藝術學校校長Mr. Harry Buckwitz兼法蘭克福Opera總監,知名音樂出版社,位在Mainz的B.Schott's Sohne,EMI-Electrola唱片公司,及數家電視台和廣播公司,都紛紛前來與他接洽,包括出版他的作品和其它合作事宜。
但這位作曲家將所有這些外在的商業性音樂一概推辭,專心於世界偉大音樂傳統的研究。他開始漫長的旅程前往亞洲和非洲,苦心蒐集各地方各時代,以及各種文化的音樂知識和樂曲法則,加以濃縮後找出各種音樂自然律之間的關係,他的研究行動前後持續了二十年之久。
對音樂做最基層的研究,使他更深入了解人類存在的真義,以及音樂上相關的含意,直到最後他終於在寧靜和幽居中,拋棄當代前衛音樂的喧囂繁雜,徹底回到音樂與生命的和諧。
對他而言,生命的諧和律在於音樂的微宇宙(外在作曲)與微宇宙自然音樂之間的自然關係(也就是大自然樂器中的天然音樂關係),這套簡單的真理在他最新作品中幾乎隨處可見,進而使他的樂曲能夠貫通個人、社會、與生態體系相互間的自然關係。
1965~1968年進入科隆Stactliche Hochschule fur Musik就讀,受教於下列名師:
Bernd Alois Zimmermann教授,國際知名的作曲家(著有歌劇:The Soldiers)
Dr. Herbert Eimert教授,國際知名的音樂理論家(著有:The Fundamentals of Modern Series Technique),此外他並且擔任科隆Musikhochschule電子音樂工作室主任兼作曲;Series New Music編輯;科隆Westdeutscher Rundfunk全球首家電子工作室創辦人兼主任;國際間譽為「電子音樂之父」。
Eimmermann和Eimert兩位教授經過仔細研究Peter Hubner交來的作品後,認為Hubner的音樂學業已經完整,再做任何音樂訓練均屬多餘;因為單就他的作曲技巧而言,從五線譜中兩位教授憑經驗認定,這位傑出的作曲家潛心研究作曲至少已有15年光陰;Peter Hubner的生平簡傳對開發音樂世界而言,至今仍然是一個謎。
這位作曲家因此獲准免修一切課程,並且有權使用各項設備(電子音樂工作室以及Hochschule現有管弦樂以便進行錄音)。
同一年Hubner將所寫五線譜送到慕尼黑Staatliche Hochschule fur Musik審查,也獲得同樣待遇,一種非傳統式入學辦法,不像其它學生必須通過入學考試,以及免修全部課程,不過他放棄了慕尼黑的機會而全心留在科隆,因為只有這裡才有電子音樂實驗室。
1968年加入柏林Festwochen的Woche fur Experimentelle Musik。
設立機構:Akademie der Kunste,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,與國際音樂科學協會共同設立。這位作曲家還參加以下活動:
I.音樂學演說,「作曲問題與觀念」,向國際間介紹他所發展出的三種觀念技巧:「奏鳴技術」 、「表列技術」、「公式技術」;
II.他所作全球第一的電子音樂作品「Energy I」。
1968年之後,數門電子音樂客座講授,其中包括柏林的Hochschule der Kinste。
1970~1971年擔任Hochschule fur Bildende Kunste,Kassel「電子音樂藝術」客座講師。
1970~1971年擔任Hochschule fur Bildende Kunste,Kassel「電子音樂藝術」客座講師。
同一「Enesgy I」作曲三種不同錄音技術:奏鳴技術、表列技術、公式技術
1. 「奏鳴技術」:由 彼得·休伯納發展的科學性可逆轉錄音技術
(樂譜長達6公尺,1968年柏林音樂季實驗音樂國際週首次發表,參見特別文件)
2. 「表列技術」:由彼得·休伯納發展的電子音樂錄音技術
(1968年柏林音樂季週首次發表,參見特別文件)
3. 「公式技術」:由彼得·休伯納發展的電子音樂錄音技術 ,一種趨勢設定的作曲技術,可供電子工作室應用於計算機
(1968年柏林音樂季實驗音樂國際週首次發表,參見特別文件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