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sq000050so03786p14.jpg

 

本格所分享內容取材自網路文章,不具醫療宣稱,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,若有疾病請儘速就醫,切勿延誤病情

 

 

情志病(精神疾病)妙穴

 

十三鬼穴驅“鬼神”之釋義           2017-04-29 智地

 

導讀:十三鬼穴是古人治療神志病的寶貴經驗總結,有著不可替代的臨床價值,卻因其“以鬼為名”而被掩質埋光。此文解讀了這些經典妙穴,穴名的背後可大有學問呢!(編輯/俞立豐)

五臟神志病的經典妙穴詮釋

作者/單志華

 

十三鬼穴出自唐代大醫孫思邈著的《備急千金要方》,以“鬼”一以貫之,表明鍼灸的起源與巫術的某種聯絡。上古先民從一開始就把疾病與鬼魅邪氣相聯絡,尤其一些神志疾患,認為是鬼氣纏身,於是利用祈禱、跳神、畫符、咒語等幻術以驅除鬼邪,而十三鬼穴——以鍼灸不同穴位以達到驅除鬼邪之目的。這顯然是巫、醫分離的歷史性進步,只是名字上仍未脫離巫的印記。

 

下面來具體看看十三鬼穴的文化意義。

 

1.人中穴

 

人中穴,名鬼宮。《說文·宮部》雲:“宮,室也。”此統言也,若細分,宮言其外之圍繞,而室言其內,此其一。其二,五音宮商角徵羽,宮,中也,居中央唱四方,唱始施生,為四聲綱也。

 

瞭解“宮”的含義,再看人面,鼻乃面之中,人中穴居鼻脣溝上1/3處,為督脈所主,與任脈僅一口之隔。而地氣通於口,天氣通於鼻,人居天地之間,則人中穴乃交通天地陰陽而更藉助於督陽(上1/3處),治閉證厥證足以開竅醒神。

 

2.少商穴

 

少商穴,名鬼信。《說文·言部》雲:“信,誠也。從人從言。”聽其言觀其行,人言講是一個誠字,言為心聲。若邪氣迫肺擾心,必言而無信,甚至譫語狂亂,誠信岌岌可危也。

 

《廣雅·釋樂》雲:“神農琴有五絃,曰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文王增二絃,曰少宮、少商。”商乃肺音,稟金秋肅殺之氣,肺經之根,由陰出陽(手陽明),故曰少商。

 

少商乃肺經井穴,井主心下滿,急刺井穴,主治邪熱迫肺擾心、痰熱驚風、譫語狂亂者,故取少商穴點刺出血,確有清瀉肺熱、清心除煩、開竅安神之功。

 

3.隱白穴

 

隱白穴,名鬼壘。《說文,壘部》雲:“壘,系墼也。”墼,俗稱未燒的磚坯。積墼為牆曰壘。五行中火生土,此“壘”乃未經火生之溼土,屬弱土可知。以此喻足太陰脾經之病大都溼土為患。

 

隱者,顧名思義有隱匿、潛藏、孕育含義;色白入肺,指手太陰肺經言;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井穴,脈氣之所出,足太陰脾經屬土,土生金,其脈上於胸與手太陰肺經脈氣相接。故隱白者,金隱於上是為生金榮肺之象,主治喘滿腹

 

4.太淵穴

 

太淵穴,名鬼心。《說文·心部》雲:“心,人心,土藏也,在身之中。”表明心在身體內部中心,心主血脈,心火生脾土,脾土又生肺金,而肺朝百脈,心肺因“土藏”而具有一種強大的互生能力。更在於太淵在五行穴性中屬土,又是“脈會”,與這“心”“土藏”生理上連為一體。

 

太者大之甚也,淵者回水也,深也。故太淵穴作為肺經原穴,脈之大會,起到脈氣深聚的重要作用。對於肺氣虛損及心肺氣虛者,針太淵(補法)是首選穴。

 

5.申脈穴

 

申脈穴,名鬼路。《說文·足部》雲:“路,道也,從足。”即路在腳下。雲鬼路者,有夜間行走義,病如目疾目盲之人。

 

申時氣血注於足太陽膀胱脈,故曰申脈。又申者伸也,申脈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,通陽蹺,為陽蹺脈之起始。矯者健也,展足則行也。《素問·繆刺論》雲:“邪客於足陽蹺之脈,令人目痛,從內眥始,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(即申脈穴),左刺右,右刺左,如行十里頃而已。”故申脈穴主治腿腳拘攣痠軟,並主目疾。

 

6.風府穴

 

風府穴,名鬼枕。《說文·木部》雲:“枕,臥所薦首者。”即睡臥時舉薦於頭之物謂枕。風府穴恰位於項部後髮際直上一寸,即枕骨外隆突兩斜方肌間凹陷處。

 

《會元鍼灸學》雲:“風府者,風邪所入之府,腦後之空竅也。”又云:“有從風門而入者,一中即入髒,為陰中風,險惡已極;有從風市而入者,即陽中風,發半身不遂。心志語不亂,不傷內臟。”故對癲狂、中風舌強不語、頸項強急等,可清熱散風豁痰開竅,是為要穴。

 

7.頰車穴

 

頰車穴,名鬼床。《說文·木部》雲:“床,安身之坐者。”這是床的本義,引申為承物、託舉之器。車有承載轉動之能,耳前顴側面為頰,下頜骨又叫牙車骨,總載諸齒咀嚼轉動開闔,其用如車,穴當其上,故名頰車,即字面意思。

 

從中醫角度,腎主骨,齒為骨之餘,腎的精氣充足則牙齒堅固潤澤,而腎的精氣則需要胃氣後天之本源源不斷的補充,足陽明胃經乃多氣多血之經,主承載氣血物質如器物託舉一般上輸於面。名鬼床者,是言其病,臨證見頜面頰腫,牙床腫痛,開闔不利,或面癱口歪,或牙關緊閉、口噤不語,針刺頰車是必不可少之穴。

 

 

1354451636-1646109571_n (1).jpg

 

8.承漿穴

 

承漿穴,名鬼市。《說文·市部》曰:“市,買賣所之也。”即買賣所達之處為市。本義是集市,引申為聚集、匯聚義。

 

承漿穴位於下頜脣溝正中凹陷處,承是承受,漿指較濃的液體,這個液體主要來自腎水,匯聚於任脈的承漿穴。

 

按照《黃帝內景經》的解釋,這個漿液由舌下滲透而出,匯於天池承漿穴,再經舌尖舔送至上顎(通督脈),轉繼下流入咽喉而下嚥。這一過程是任督二脈的交接:即腎水——聚至任脈——通督脈——再從督脈升頂——落漿液於下與任脈相通。承於上而落於下,故名承漿。所以這個“口中津液匯聚天池”,古人用集市作比,故名鬼市。

 

餘本任督交接之論,對頸椎病以頸項僵直疼痛不可轉側者,針刺承漿穴並令患者帶針活動,每有立竿見影之效。

 

9.勞宮穴

 

勞宮穴,名鬼路。十三鬼穴之五——申脈穴,別名稱鬼路,前已述及。清朝訓詁大家段玉裁雲:“《說文解字》:路,道也。謂之道路,此統言也。《周禮》:淪上有道,川上有路。此析言也。《爾雅》:路,大也。此引申之義也。”

 

勞宮穴亦名鬼路,是取析言及引申之義。

 

夫淪道川路,勞苦之行也。勞宮者,手任勞動,穴在掌心。然究其穴性,勞宮乃手厥陰心包經之滎火穴,心包為心之外圍,性屬相火,臣使之官也,位居中宮代心受邪,火經火穴固守至尊之宮,唯此為大也!故本穴主火熱為病。名鬼路者,言其病猶鬼邪傍身而行,屬癔病精神類疾患,故針刺勞宮有清熱鎮驚、開竅醒神、涼血、導熱下行之功。

 

10.上星穴

 

上星穴,名鬼堂。《說文·土部》雲:“堂,殿也,從土。”段玉裁注:“堂之所以稱殿者,正謂前有陛,四緣皆高起,祈鄂顯然,故名之殿。許以殿釋堂者,以今釋古也,古曰堂,漢以後曰殿。”《釋名·釋宮室》雲:“堂謂堂堂,高顯貌也。”這是堂的引申義。古有前堂後室之說,堂為正室。

 

上星穴位於前額正中入髮際一寸處,如星之居上。穴居頭上屬督脈,諸陽所聚,正正堂堂,高顯貌也。凡風熱上攻,壅塞頭面清竅之病,如鼻塞不聞香臭、目痛不可遠視等,針刺上星有疏通經氣、清熱利竅之功。

 

11.陰下縫(女:玉門頭)

 

男為陰下縫,女為玉門頭,名鬼藏。《說文·艸部》雲:“藏,匿也。”匿者,隱藏、隱蔽之義。顧名思義,屬人體私處的隱蔽部位。

 

據李磊《鍼灸歌賦選讀》註解:“男為陰下縫,在陰莖根部與陰囊相交處正中;女為玉門頭,在女性外生殖器部陰蒂頭上。”顯然不是會陰穴。

 

考任脈為陰脈之海,起於中極之下,少腹之內,會陰之分,鬼藏穴居其內,當主治男女生殖疾患。《素問》雲:“任脈為病,男子內結七疝,女子帶下瘕聚。”《千金要方》給出具體治法:“第十一針陰下縫,灸三壯,女人即玉門頭,名鬼藏。”該穴以溫通為大法。

 

12.曲池穴

 

曲池穴,名鬼臣。《說文·臣部》雲:“臣,牽也,事君者,象屈服之形。”《說文解字》雲:“牽,引前也。”很形象地表明臣是引見者,引至君前而事君之左右,謙恭之態如在眼前。

 

深者為淵,淺者為池。曲池穴,曲者彎曲也,屈肘即見外側橫紋盡頭之凹陷處,形如淺池故名。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,穴性屬土,謙謙君子之性也。

 

《會元鍼灸學》描述曲池穴為:“陽經有陰氣所聚,陰陽通化,治氣分亦能養陰。”針刺該穴清熱生津,實具陽明白虎湯之妙。亦可治療外感熱病咽喉腫痛、目赤牙痛,以及肩臂肘腕疼痛之循經病症。

 

13.海泉穴

 

海泉穴,名鬼封。《說文·土部》:“封,爵諸侯之土也。從之土從寸,守其制度也。”封字著墨甚多,封即封侯,帝王按爵位的不同等級把土地分給臣屬們。從土是封的本義;守其制度乃從寸之意,凡法度曰寸,引申為畛域界限;王公曰丘,諸臣曰封,又引申為大也。

 

海泉穴,顧名思義乃海水之源頭,較它周邊的承漿穴,經外奇穴金津、玉液,遠端的曲池穴(池為淺水),唯海泉為大,且位居舌下中點處(舌下繫帶兩側靜脈左為金津,右為玉液,海泉居中),如封侯之首,位置作用不可替代,並以法度形式確立,足見其位之尊也,故名鬼封。

 

有趣的是,海泉穴非正經亦非奇經,也不是經外奇穴,沒有“名分”,竟跨越諸多“畛域界限”而成為人體“大海之源泉”。其中深意,吾輩豈能悟得?

 

孫思邈《千金要方》引文中明確了此穴的位置與操作:“第十三針舌頭一寸,當舌中下縫,刺貫出舌上,名鬼封,仍以一板橫口吻,安針頭,令舌不得動。”如此操作法實屬罕見,乃“活人之術”,閉證、厥證屬陽盛實熱危在旦夕者,海泉穴擔當此任。

 

正如“十三鬼穴歌”最後所言:“此是先師真妙訣,猖狂惡鬼走無蹤。”

 

I 版權宣告

本文摘自《中醫傳承思辨錄》,中國中醫藥出版社。作者/單志華。編輯/俞立豐,校對/小熊、閆奇峰。

 

 

 

 

TB2LnlOi1ySBuNjy1zdXXXPxFXa_!!2872232807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里拉老師 的頭像
    里拉老師

    天使之翼女巫部落格

    里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