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60688-bigthumbnail.jpg

     

    • 作者 : 康健網站編輯
    •  
    •  
    • 圖片來源 : 天下資料

     

     

    很多人把當下心情的好壞、短暫的情緒低落,都歸咎於「憂鬱症」,憂鬱也並非是傳統觀念中的「不夠堅強」才會發生。事實上,它是一種病,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思考、感覺與行為。

   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(WHO)資料,2020 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,憂鬱症便是其中之一。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統計,憂鬱症平均發病年齡是32歲,正值工作黃金期。但 憂鬱症可能侵襲任何年齡層 ,董氏基金會資料指出,人際關係單薄、慣用單一角度思考、自我要求太高等性格的人較易得憂鬱症。而老年人因孤單、慢性病、過度用藥,更是高危險群。 
      
    憂鬱症的風險就在於,它經常是未被注意、而且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。照護者常常未能將疲累、頭痛、疼痛、或是失眠這些生理症狀和憂鬱症聯想在一起。而 憂鬱的人,又往往會否認或輕忽自己的症狀,或把他們合理化,認為僅是壓力造成的,甚至誤將憂鬱症的診斷聯結成人格或意志力的挫敗,而刻意不求助醫師 。 
      
    憂鬱症會有哪些警訊? 
      
    憂鬱症可以被壓力事件所引發,也可以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就發生 ;可能突然出現,也可以經過數個月或數年慢慢發展而來。症狀並不總是以某種特定的模式出現,事實上,你可能患有憂鬱症,但卻不「感到憂鬱」。 憂鬱症的關鍵表現,也可以是易怒性、以及失去平常的興趣和喜樂感。 
      
    1.持續的悲傷: 

    你可能感到低落、悲傷、或是空虛。你可能總是在哭泣,或者是感到麻木:既不高興也不悲傷。 
      
    2.易怒: 
    你會容易被激怒,以往從不會困擾你的事物,現在卻會讓你生氣。 
      
    3.焦慮的感覺: 
    你會異常的神經質、擔心,心中被不重要的關注所佔據,並且總是小題大作。你可能會感到坐立不安、腸胃不適、以及心神不寧。 
      
    4.對生活失去興趣和喜樂感: 

    你可能會失去以往能夠覺得享受的,從人群中、嗜好或是活動裡找尋喜樂的能力。 
      
    5.忽視個人責任或是自我照顧:
    如果你以往在家事、工作、或是學校的活動上總是反應迅速,罹病時你卻可能會忘記付賬、在工作進度上落後、或是開始翹課。可能會比較忽視個人衛生(例如洗頭髮)。過去常在意打扮外觀的女性,此時卻可能穿著邋蹋地、沒有化妝就出門。 
      
    6.飲食習慣改變: 
    你可能會不覺得飢餓,而在不經意中變瘦。也可能會過量進食而變胖。 
      
    7.睡眠習慣改變: 

    你可能會在夜晚有入睡困難、頻繁地醒來、或是在清早醒來卻無法再度入睡。也有可能會睡得太多,把一天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床舖上。 
      
    8.疲累以及失去活力: 
    你可能總是覺得疲累,活力很低。身體動作可能變慢,說話也會更緩慢。 
      
    9.專注力、持續力及記憶力降低: 
    你可能會無法集中精神、持續專心致志於工作、學校或是家裡的事情。就算是簡單的事,要做決定也變得更困難。你也會容易忘記事情。 
      
    10.極端的情緒改變: 
    你可能會經歷情緒的劇烈擺盪,在短期內從喜悅變成絕望。 
      
    11.無助感: 
    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再也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,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。你可能輕易地被壓力所傾覆,就算是簡單的事情也變得更依賴別人。 
      
    12.無望感: 
    你可能難以看到光明正向的未來,而覺得缺乏動機,也會對生命是否值得繼續存活感到疑惑。 
      
    13.無價值感或罪惡感: 

    你可能會開始覺得自己比不上身邊的人,這會使得你開始遠離別人。也可能會無端的產生罪惡感。幾年前發生的、一點也不困擾你的一些事情,現在會佔據思考,變成一種負擔。
      
    14.持續的負向思考: 
    你可能會變得悲觀、低自尊、並且不相信事情會改善。像是「我是不好的」、「我不夠格」、「重要的是什麼?」這樣的句子會經常出現在腦海中。
     
    15.對治療沒有反應的生理症狀: 
    你可能會經歷頭痛、消化系統問題或是慢性疼痛。這些症狀經常和憂鬱症相關。 
      
    16.增加酒精和藥物的使用: 
    你可能會使用酒精、處方藥、或是非法藥物,來嘗試幫自己從憂鬱症狀中解脫。由於這些物質會影響腦功能,它們可能反而會惡化憂鬱症。 
      
    17.尋短或自殺的念頭: 
    你可能會希望自己已經死去,或是出現像「如果上帝可以帶我走,那將會是種解脫」、或是「如果我可以睡下去而不要醒來,對我的家人會比較好」這樣的想法,甚至會實際有想殺害自已的念頭。(如果發現自己正在策劃一個自殺計劃,務必馬上尋求專業輔導或精神科治療。) 
      
    2重點安心陪伴憂鬱症患者 

      
    面對憂鬱症患者,身邊親友通常會出於好意,想辦法激勵她們。但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醫師杜恩年提醒,有2個重點一定要掌握: 用不帶批判的態度陪伴、不要只靠自己一個人照顧 。他指出,一般人有意無意會想著「你有病,我幫你」,其實患者真正需要的是「你和我在一起」,聆聽和感受是良藥,不帶價值判斷地陪伴,才能進入他的世界。 
      
    還有, 不要一個人扛起照顧憂鬱症患者的責任 ,不然你可能會先躁怒、厭煩。在病人的各個生活場域尋找支持力量,扮演橋樑角色讓親友、職場同事、醫護人員能夠同理他的痛苦。若眾人能一起援手,例如接力關懷、邀病人參加無壓力的社交活動如郊遊、協助維持正常睡眠和飲食,病人也能更快脫身。 
     
     
    以上資料轉載自康健雜誌 
    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4016
     
     
     

2017年度課程~巴哈花精一日工作坊2017/2/15(三)開課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里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